2014年8月4日星期一

數字骨

印象中好似煮過幾次數字骨,但一係用汪汪,一係乾哂水、一係太鞋、一係唔夠味!其實次次都係跟食譜做,但控制火侯至係學問。

星期六買了排骨,再挑戰數字骨。

跑活水後沖乾淨

煮汁:
1tbs 紹興酒
2tbs 生抽
3tbs 糖
4tbs 鎮江醋
5tbs 水

今次用我心愛嘅 LM 18cm round汁滾左之後將排骨放落去,再滾後加蓋轉細火,煮15分鐘,熄火,半小時侯再開小火15分鐘。

之後視乎汁嘅情況,多汁則開蓋繼續㷛至收汁。


大功告成!今次個味似出街食啦!


2014年8月3日星期日

Frozen 的暑假

有媽媽朋友發起了一個 Frozen Party。

真佩服兩位兩子之母,要番工、湊仔、揼奶,還有時間攪 party。我最冇所謂,而且個女係 Frozen fans,一定好想玩。於是三個女人一個墟,實實在在地幹起來。

場地、日子、召集、budget、小手工、遊戲、禮物、食品等等。主意一籮籮,難得各自自動波將自己做得到嘅都認左頭,分工合作喺好自然嘅情況之下分工左。

不過,我亦在不知不覺、無心插柳之下認頭左一樣我最弱嘅一項:甜品!

話説早一排潮爆各大小媽媽/飲食谷嘅 broken glass jelly,因為藍色啫喱粉已全線斷貨,連供應商都話冇。 於是我請求萬能嘅面書幫忙,有兩位朋友各自讓左兩盒好珍貴嘅藍色比我。真係感激不盡!


問題黎啦,我好少整糕點甜品,有而且今次責任動大,手震添,唯有試做一次。


由於材料短缺,所以試驗品係唔會做藍色。於是按我要做嘅份量,一邊睇 youtube 教學,在邊按比例計份量。



其實我最緊張嗰 part 係魚膠粉,今次係第一次用,好在做左好多功課,冇失手。


成功!仲要試做多一盆玩分層效果,希望顏色效果好啦! 



2014年8月2日星期六

新玩意

又真係幾好玩,煎魚未試過咁有成功感。

講緊嘅係韓國玫瑰鍋,見朋友話炒蛋唔使油,吓?咁神奇?即刻申請入谷八卦吓。

一入谷更加覺得好玩,幾百蚊有代購,即刻舉手買番隻!


開光餸其實係煎多春魚,凍鑊凍油(極少油)放魚開中火,幾條魚跣來跣去,完全唔痴底。完完整整咁上枱 。It is amazing!!!

可惜相已比我 delete 左。第二次做煎波波,一樣係凍鑊少油,再唔怕比油彈花隻手。


仲有㷛仔飯,零痴底!



少油炒飯,冇得頂!

呢個鍋絶對係我誠意推介!

2014年7月3日星期四

七。一遊行後記

第一次上街,女兒才15個月大,為的是反對國民洗腦教育。昨天,再一次帶著女兒上街,她已3歲!第一次七一上街,要為女兒做一點心理輔導。 

星期一晚,女兒說,媽媽不要上班,我跟她說,明天是假期,囡囡不用上課,媽媽也不用上班,我帶你去遊行好嗎?你知道什麼是遊行嗎? 

我說,現在我們的日子其實過得不好,住的貴、學位要爭要鬥、農夫種菜的地越來越少、買日常用品的選擇也越來越少,街坊小舖飯店不敵天價租金要結業、新起的樓跟我們無緣、政府裡應該好好照顧我們的人也沒盡他們的責任、應該公平的事變得不公平;情形就好像別人搶去你的玩具之後,還要把你推倒在一旁。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無依無靠的城市,媽媽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投票與上街遊行,大大聲告訴那些壞人,我們想過安穩的日子,不要讓不屬於這裡的人把我應得的、我付出過的成果奪去。明天的遊行會有一點擠、有一點熱、有一點吵,你就忍一忍吧,好嗎?

本來,七一上街不在我計劃之內,但近日發生的種種事故,說白了,是政府鼓勵我上街: 
白皮豬收皮 
還我一國兩制基本法/港人自治/不要走狗 
龜縮英下台 
吳那星下台 
還我東北 
還我立法會,不要垃圾會 
不接受無認受性議員強姦立法會 
不容許暴力表決撥款方案 
囤地波下台 
其它其他其她..... 不能盡錄

跟熟識遊行的朋友拿了一點意見,都叫我帶著女兒,就不要到維園起步了。加上臉書及學民的資料,決定早一點出法,在灣仔鵝頸橋插隊。打算早行早歸,回家小休梳洗後可再到中環或政總支援一班要撞牆的蛋。 


下午三點已在等,四點多,我人還在鵝頸橋,只不過由軒尼詩道路邊,退入了堅拿道東人較少的位置,與女兒一起坐在行人路邊休息,電話的數據線路越來越差,想發相片及訊息已很難,電話因為不停在找線也越來越熱,身旁的人也越來越多,但秩序卻是一等一的。有的還為女兒拂扇,也有送水的,我一一道謝。(比起去冒險樂園,原來遊行安全得多。) 女兒問,為什麼要等哥哥姐姐才可以走?我說這是哥哥姐姐組織的遊行,沒有他們帶頭不成啊,看看這裡所有人,大家都在等啊。 

也不知過了多久,終於見到民陣的頭車出現了,一陣歡呼拍掌 " 梁振英!下台!" ,以為可以起行,卻不知原來由我所在的堅拿道東第三個舖位左右的位置,"遊行"到過了堅拿道天橋,居然要大半小時。又熱又焗的天氣,女兒在剛離開天橋底時已睡著了。一手抱女、一手拂扇實在太累,幸得身旁途人幫忙拂扇降溫。 




一條大直路,人很多很多,走得很慢很慢,還時常停步,天氣很熱,沿途街站很嘈、女兒很重,還要拍照報告即場實況,電話開始沒電,數據接收還是很差,大家都在默默地小步往前走,我在維園的朋友還在維園。。。。。忽然在我身後的人叫嚷 : " 嘩,你看前面!" 我向前望去,沒什麼啊。再望高一點,看到大約在灣仔油站處,有一幅雨牆快速向我們這一邊來。遠處的傘陣開始迫近!什麼叫花容失色,大概就是我當時的樣子。人在擠迫的路中心,沒處逃,女兒睡著了,背包在身後。啊,還好,原來女兒雨衣一早已拿在手上,我以最快的速度為她披好雨衣包好手腳,說時遲那時快,就像汽車駛過自動洗車機一樣 ~~ 灑!! 暢快的一陣雨為我降溫,多久沒這樣放縱地讓自己任由雨水沖洗。噢,就只得幾秒?原來在身後的途人已在為我打傘。為著女兒不被淋濕,我這個想放縱一下的媽媽就只好乖乖接受別人一番好意了。多得他還為我開路走上行人路避雨,還問我要不要傘,可以給我用,我說我有了,只是沒手拿啊。 

上了行人路也並不好過,人多,開著傘的也在當中,最後我還是選擇逃離。幸好我知道學民與國教關注組街站就在前面,左閃右避中殺出重圍,躲到街站休息片刻,義工們見我在滴水,也想給我送把傘。在這天,遇到的都是好人。就在這時,女兒也醒了。 


雨小了,決定再起行,女兒沿途踏水,不知多興奮,快到灣仔港鐵站,問女兒要回家嗎?不,要繼續行。好吧!但過了灣仔站不久,她說 : " 媽媽,抱!" 媽媽又中伏了,但媽媽真的累了,一個人行還可到中環佔中,要抱著她,PP也到不了。對不起,我要先徹了。 


在七一遊行,我再一次見識了香港人最高尚的情操,互助、安靜、有耐性、不爭先擁後,沒有年齡界限,當中有公公婆婆,也有俊男美女,不是來博出鏡機會,只為自己的城市踏出一步。幾十萬人上街,不代表政府會聽我們訴求,但我做了我唯一可以做的事。以後的事,是好是壞,至少我沒有內疚、沒有後悔。最感動的,是學生們又再一次走到最前線,是預演佔中也好,還是真的來一次雞蛋撞高牆,我還是為你們的勇氣而動容。多少我們大人猶豫不決的事,你都為我們做了,實在汗顏。千萬個感激。 

有大陸人說我們是收了錢才上街的;環球時報說我們上街湊熱鬧、把遊行當派對和狂歡。我想說,烈日當空,你要付多少人多少錢才有這個震懾人心的效果?要在這種天氣跟陌生人狂歡湊熱鬧,我大可去沙灘。我們香港人上街阻了你去崇光敗家嗎?那你下一次就要學乖了。

致學民思潮

致學民思潮:

你地有冇睇過一套舊戲叫"新不了情"?裡面女主角(袁詠儀)癌症復發,主診醫生(張艾嘉)對男主角(劉青雲)講嘅一番說話,大意係:
"佢呢個病,十個有十個都冇得醫,唔係佢,我唔會做呢一科,係佢比希望我。"

學民仔、學民女,我想同你地講,唔係因為有你地,比我見到香港嘅將來仲有一線龧光,我七一當日唔會出黎遊行。我對你地冇要求,因為你地已經做得好好。往後嘅路,大家明白,只會越來越難行。抗爭之餘,請好好保護自己及你嘅隊友。我可以做嘅並唔多,只能夠默默支持或到場聲援,為你地打氣。

感激你地所做嘅一切。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媽媽婆媽了

撫心自問,我並非一個婆婆媽媽、扭扭擰擰的人,但對女兒的一些事,我像有一份情意結,總是拿不定主意。

星期日,小女臨危受命,幫忙跟幾個小朋友一起拍了一個MTV。最後花了一小時,酬勞是$500。

回家後看著這張$500,想了很多(想得太多)。

女兒長大後會做一份怎樣的工作?
她會給我家用嗎?
這$500應該入戶口嗎?
還是放在相架作紀念?(我是真的瘋了!)
怎樣花這$500才算有意義?
女兒會誤會我把她當搖錢樹嗎?
時薪$500她還會用功讀書嗎?
她將來的路好走嗎?
會遇人不婌嗎?
會傷心嗎?
幸福嗎?

不敢再想。

為$500瘋掉不化算!



2014年5月19日星期一

蘿蔔清湯腩

母親節時,見一眾谷友喺屋企煮大餐,芸芸相片中,出現率頗高嘅有呢一味清湯腩。

星期一因為個女病左,請左一日假,手痕想下廚,用埋煲個去濕湯水,於是一早出街市睇吓仲有冇坑腩。呵呵呵… 買到啦!

食譜唔再多講,見大家都用玻璃朱,我都玻璃朱啦!貪佢簡簡單單嘛!

我用左; 
大半斤坑腩
 - 緊緊蓋到牛腩 (所以可以比原食譜嘅水要多)**
月桂葉---15片左右
八角1
花椒1茶匙
白胡椒粒1.5湯匙
冰糖1湯匙
(因為我水多左,所以其他材料都差不多跟足)

跑活水


水滾,滾多陣先

問題來了,個半鐘後,牛腩已經夠淋,但味道就左少少。

我相信問題在個…… 煲。

㷛大,肉細


**本來想用22cm round,但怕放唔落蘿蔔,於是用左 24cm round,但變相水會落多左。

所以下次都係用 22cm round 會好啲,味道會濃郁啲!但蘿蔔好好味。



相信清湯腩個靈魂在於個月桂葉,我做個另一個版本,得三樣材料:牛腩、月桂葉、水。就係咁簡單!

煮嘅時候我個心都係一半一半,得唔得架?就咁?但臨到差不多煮好,加左鹽之後,噫,又得喎。

所以,兩個食譜,同一做法,只係材料上有少少分別,口感一樣。味覺上,一個係好專一嘅清湯腩,另一個係味道層次豐富啲嘅清湯腩。邊個好食啲?等我用個細煲到一次成功嘅玻璃朱清湯腩再 update